GA_T 1430-2017 法庭科学录音的真实性检验技术规范
ID: |
3DC4D40D424D4447B7AF9EC331B0FDE0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44 |
页数: |
8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13.210,A 92 GA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,GA/T 1430—2017,法庭科学录音的真实性检验技术规范,Specifications for audio authentication analysis in forensics,2017-09-07 发布2017-09-07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,GA/T 1430—2017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照相检验分技术委员会(SAC/TC 179/SC 5)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、广东省公安厅、公,安部第三研究所、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、山西省公安厅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敬阳、王莉、王晓笛、王宇敏、王英利、金波、曹洪林、康锦涛、李红明,GA/T 1430—2017,法庭科学录音的真实性检验技术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法庭科学数字音频的真实性(完整性)的检验内容、检验要求、检验方法、判断依据及,检验意见的表述,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声像资料鉴定中数字音频资料的真实性(完整性)检验,2仪器设备,2.1 硬件,语音工.作站、咅频接口、数据只读接ロ、数字音频放音设备、监听音箱和监听耳机等,2.2 软件,音视频播放软件、咅频提取软件、格式转换软件、数据写保护软件、综合性电子数据分析软件等,3操作步骤,3.1 检材的记录,3.1.1 对检材的存储设备和/或存储介质拍照,应对数字文件在存储介质中的路径截图保存,3.1.2 一般要求提供原始的录制设备、存储介质和音频文件,3.1.3 存在下列情况的,可作为特例处理:,a)录制设备为特殊设备的;,b)原始音频文件已被删除、覆盖.或录制设备毁坏,且无法恢复的,3.2 检材的标识,对检材(载体)进行唯一性标识。若无法进行标识的.以其文件的哈希值作为唯一性标识,3.3 检材的加载,3.3.1 录音、录像设备,通过数据线和数据只读接口将录音、录像设备连接语音工作站,直接拷贝或使用专用软件上传实现,加载,注!:当录音、录像设备无法使用数据只读接口时,可以通过数据线与语音工作站直接连接,注2:当录音、录像设备无法通过数据线与语音工作站连接时,可通过音频线输出至语音工作站,或通过无线传输等,方式加载,3.3.2 移动存储设备,通过数据只读接口将移动存储设备连接语音工.作站,直接拷贝实现加载,3.3.3 光盘等其他介质,通过光驱等其他设备读取数字音频.宜接拷贝或用音频提取软件实现加载,GA/T 1430—2017,4形成方式及属性检验,4.1 录制设备情况,应记录录制设备的品牌、型号、编号,缺省的文件格式、命名规则、时间属性和保存路径等。当录制,设备是移动终端时.应记录其唯一性编号,4.2 文件属性,4.2.1 应假图保存文件名、格式、大小、时长、采样率、声道数、创建时间、修改时间、哈希值等属性,4.2.2 检材与录制设备中其他音/视频的文件属性是否存在一致性,4.2.3 检材的文件属性与声称的录制情况是否存在矛盾,5听辨分析,5.1 检材的总体情况,如录制方式、信道、录音内容、说话人、环境等,5.2 录音的起始和结朿信号情况,5.3 录咅中出现的信号异常和信号丢失情况,5.4 噪声、背景声的来源及变化情况,噪声、背景声的连续性和一致性,以及与语音的混叠情况,5.5 语音的连续性、同一性.语音的自然度.语义的关联性和逻辑性,6声谱分析,6.1 定性分析,结合听辨分析,对检材语音做以下检验:,a)频谱范围是否一致;,b)是否有音节丢失、缺损现象;,c)是否有片段复制现象;,d)是否有异常空白段;,e)是否有噪声、场景声不一致和/或不连续现象;,f)是否有信号激变现象;,g)是否有其他异常现象,6.2 定量检测,对于声谱分析中的异常现象,应定量检测其数据:,a)频谱范围;,b)音节丢失或缺损的相关数据;,c)复制片段的比对数据;,d)异常空白段的时长;,〇)噪声、场景声的相关数据;,f)信号激变的相关数据,2,GA/T 1430—2017,7模拟实验,7.1 实验样本的制作,7.1.I 录制设备操作(如“录音”“暂停"“停止’’等)产生的信号。多次录制,考察录制设备的稳定性和变,化范围,7.1.2 实验样本的录制条件应与检材的录制条件基本一致,7.1.3 进行模拟剪辑处理,与检材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比对,分析其成因,7.2 比较检验,通过文件属性、听辨和声谱分析对检材和实验样本的异同进行以下比较检验:,a)检材是否与送检的录制设备的录制特征相符;,b)检材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是否为录制设备的自身特点或误操作所致,8鉴定意见,8.1 表述,根据检验结果,可以将鉴定意见表述为:检材经过剪辑处理、未发现检材经过剪辑处理和无法判断,8.2 依据,8.2.1 检材经过剪辑处理,经过文件属性、听辨和频谱特征、模拟实验等综合分析,发现下列情况等,可判断其经过剪辑处理:,a)检材频谱范围不一致;,b)检材有片段复制现象;,c)检材有噪声、场景声不一致和/或不连续现象,8.2.2 未发现检材经过剪辑处理,下列情况,可判断检材未经过剪辑处理:,a)未发现检材中有异常现象;,b)检材中有异常现象,但经过文件属性、听辨和频谱特征、模拟实验等综合分析,判断其为非剪,辑处理形成,8.2.3 无法判断,检材中有异常现象,但经过文件属性、听辨和频谱特征、模拟实验等综合分析,无法判断其形成原因,9附则,9.1 检验记录应完整、详细,9.2 对送检材料应做……
……